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Příliš hlučná samota


Bohumil Hrabal


1914-1997


過於喧囂的孤獨 是捷克當代著名作家 Bohumil Hrabal 的代表作 是他許多優秀作品中思考最深 醞釀最久的一部傳世之作


過於喧囂的孤獨 是 Hrabal 晚年的作品 在風格上與他早期的小說略有不同 這部小說透過廢紙收購站的一各老打包工人 漢嘉 的通篇獨白 講述他在這裡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故事和感想 Harbal曾於 1954-1958 在布拉格的一各廢紙收購站當了四年的打包工 據他自己說 他到這裡工作之後不久 便產生了要這麼一篇小說的想法 這各想法在他腦海裡醞釀了二十年之久 廢紙收購站的四年生活給他的感受如此之深 使他一直沒有放棄這各題材 而是不斷的對它加以補充 進行反覆的深刻思考 直到主人翁 漢嘉 與他自己融為一體


這一篇小說的的寫作方式也不很一般 他推倒重來一共寫過三稿 第一稿作者自稱是 一部 阿波里奈爾式的詩稿 (阿波里奈爾 1880-1918 法國詩人 超現實主義詩歌的先驅) 第二稿改為散文 用的是布拉格口語 但他覺得缺乏諷刺味 即我們在文中感受的黑色幽默 他認為一各通過閱讀廢紙收購站舊書而無意成為文化人得主人公 用口語作獨白不很適合 於是又改用作者所說的 一絲不茍的嚴謹語言 捷克的書面語 寫出了第三稿 這一稿讀來猶如一部憂傷的敘事曲 他滿意的說 直到現在這各故事才是動人的

小說完稿時間是1976年 但當時無法問世 只得放在抽屜裡 1987年 作家瓦楚利克用自行刊發的形式將它出版 讓它與讀者見面 這部佳作直到 1989 年底 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書簡介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 這是我的 love story 三十五年來我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 三十五年中 我的身上蹭滿了文字 儼然成了一本百科辭典 一個在廢紙收購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 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 藏在家裡 藏在腦裡 他狂飲啤酒 啃噬著書本裡的思想和詞句 他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 韓波的詩文 老子的《道德經》 萊布尼茨的情史 是他信手拈來的記憶 康德的話語是他感傷喃喃的聲音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老打包工漢嘉和他經歷過的情人 他的工作 他的時代 還有他當作廢紙打包的書 以及他的生命 他打開他珍愛的書籍 翻到最動人的一段 放在層層疊疊的廢紙中間 打成一個包 外頭再裹上一幅複製的名畫 儘管擺放壓力機的地下室蒼蠅成群 老鼠橫行 這潮濕惡臭的地窖卻在他的遊戲裡 在他的微笑裡成為天堂 老漢嘉打包著廢紙 打包著他日復一日的生命 他攥著死亡詩人諾瓦利斯的詩集 手指按在向來使他激動不已的詩句上 他幸福地微笑著望見天堂 世界兀自喧囂 擾攘 Hrabal筆下的小人物 總是通過些微的謊言 觸及了平時難以攫獲的真理 這其實是一個輕而易舉的祕密 也是一種屬於底層生活的娛樂 但卻隱隱浮現著嚴肅劇的樣貌 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 也是一種使生活沈重的負荷變得輕鬆的風格 這是Hrabal的書寫 也是真正屬於捷克的氣味